取英文名字

出自偽基百科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Bouncywikilogo small.gif
為了混淆視聽、並照顧那些沒熱情且幽默感退化的人們,維基百科有一個主題關於:洋名


「我在國外三十年了,沒有人對我的本名有興趣!」

- 鄉民取英文名字的說法

「記得50個同事的中文名字或許有點困難,但更怪的是大部份的中國人在公司裡只知道同事的英文名字,這真的是很嚴重詭異的情況。

- 外國人取英文名字的說法

「P.S.:建議下輩子直接投胎到歐美,您真的生錯在台灣了!」

- 美帝取英文名字的說法

「因為英文老師說,上英文課要用英文名字。」

- 學生取英文名字的說法

「還不是一天到晚被上級要求」

- 上班族取英文名字的說法

取英文名字是在台灣常見的一種從眾行為之一。作為原本不說英文的地區,此一行為被認為是中華冥國政府為了表面上得以充分的與美國大大基因交流而自以為能幫助每一位鄉民與國際接軌的手段。然而事實上,除了那些政客富二代經常需要與世界各地的人會面而需要英文名字方便對話,一般民眾卻往往不曾認真去思考取英文名字的真實意義何在。

源起[編輯]

在沒有瞭解英美人士(包括不講英文的外國人)的想法下,台灣人高達八成都有自己的英文名字,在弱勢的心態下,只為可以讓外國人(包括不講英文的)方便使用,也因為眾口鑠金積惡成習的狀況下,不少學英文人士及英文老師,因而強加英文名字的觀念給正在學英文,卻沒有中文名字選擇權的學生身上。

台灣公司行號方面,員工一進公司就被要求要取外文名字(是字母的都可以),大部份的員工英文都還不會講,也可能根本也沒機會用英文的情況下,取了一些連自己發音都發不出來,甚至有些自己都不確定會唸的英文名字,也有人用副詞、形容詞當英文名字的窘態出現,根本渾然不知自己在鬧的笑話。

而取英文名字是另一種有別於找算命師的改名行為,無需到戶政事務所登記改名。

取英文名字的常見原因[編輯]

不論是華人還是鄉民,為了自以為能跟上時代,經常以各種理由取各式英文名字。這早已不僅僅是讓聽不懂中文的洋人得以溝通的問題。

據說有不少腦殘鄉民以為外國人不會記更不會唸中文字,而只要轉換思維,便給自己取一個外文名字便是很好很酷的行為。其中高達八成唯一會的外文便是英文,故英文名字便在檯灣嚴重氾濫。

同時也有不少鄉民受到漫威電影洗腦,認為全世界只有美帝,而美語=英語=世界的語言,而所謂的外國,也就變成了只有美國。因此取英文名字成為了鄉民被同化的第一步。

但也有部分連有英文這種語言都不知道的鄉民,只是道聽塗說便認為英文這個詞很好很強大,便把「英文」當作中文名字用了。看看蔡英文總統就知道;不然以後有女兒一律取名為「英文」吧(姓氏可不一樣)

然而,即使表面上取了英文名字讓自己離洋人更近一步了,你先天的本質依然是永恆的腦殘鄉民

外國人的看法[編輯]

對於各式英文名字在中文圈的氾濫情形,對自認為最大受害者的外國人而言,那些台灣人取的英文名字很可笑,怎麼用水果、動物來當名字的....還有人取名賓拉登,這讓人覺得很不舒服!

此外,取的英文名字往往已經只剩他們自己在用,甚至總是念錯發音而不自知,像是 Joe 應該唸做 /yo/ 而不是 /dʒo/。此外,對那些想了解我大中華文化的老外而言,學好中文都來不及了,還要記一大堆英文名字!?更甚者,這些名字甚至不見得是英文,只是套上了英文字母的皮而已(例如正常人絕對不會覺得Nini是英文名而不是日文名)。

而對檯灣人而言,似乎取英文名字就是很潮很炫炮,不然就是嫌自己的名字太難寫(例如:龍龖龘),導致不得不只用英文名字來辦事。你想嘛,光是寫考卷上的名字都沒時間做答了,但老師又不接受英文名字...怎辦呢?但在外國人看來,這也不過是檯灣自家自以為很聰明很有文采實為愚蠢到害了後代的表現。

由此可見雖然外國人對此文化表示不解,但僅憑這些觀點依然難以改變台灣民眾愛取英文名字的問題。

外文名字使用狀況[編輯]

對於英文名字在中文圈被過度濫用的情況,很大一部份是出於不被隔壁牆國容許的民族自卑感;當中包含了自然與歷史意義上的,像是清朝時期因為沒幾個人聽得懂英文而長期被洋人攻擊,乃至被英國研究洗腦三公分,種種對自身與自家的不滿造就了前無古人的取英文名字文化。前者之情況以牆國為主流,後者則以檯灣最嚴重。

在國外有留學遊學經驗的人會發現,不論是否是英語系國家,也還是使用英文名字為最大宗,而且真的幾乎只有大陸人、台灣人及香港人在取英文名字。他們甚至為了擺脫自身文化而拋棄中文,連自我介紹都會用英文名字。

當中也包含不少把英文名字混在中文中的中文名,像是如「陳大衛」、「劉約瑟」等一看就是英文名字的組合。當然也不排除父母是外國人,但這也顯示了就連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看不下去,寧可用英文名字當中文名字也不願意讓自己的後代近朱者赤同流合汙變成中國人

而另一種常見的情況就是盲從心態,也就是別人都取搞不好不只一個名字了,你還能不掰一個出來嗎?此思維也導致取英文名字的情形更加氾濫。但由於檯灣人字彙有限,導致英文名字找來找去就那幾個,最後每一個人名字都一樣了,反而在沒有中文名字的輔助下,誰也分不清誰是誰!不然像是你看看你身邊的Eric有幾個?Mary有幾個!連外國人看了都直呼內行。

隨著英文名字逐漸普遍,甚至導致身邊所有朋友、同學都忘記該人的中文名字;甚至一些小朋友當人家要問他們的中文名字時,有可能要想一下才會想起來。你乾脆呆在國外算了

但事實上,真正的外國人基本不使用這些簡單的英文名字,因為這些名字都只是從台灣的英文課本上抄來的!


建議[編輯]

  • 如果有多國外文名字,記得要叫大家用筆記本寫起來你的各國的外文名字。
  • 參加國際會議或舞會時,要用投影機把各國名字列出來,以供不同國的人好發音使用。
  • 記時常拿身份證或護照複習自己的中文名字。
  • 要隨時幫同學朋友複習,因為他們可能忘了或不知道你的中文名。
  • 學日文時應取日文名;學法文取法文名;學火星文時要用火星名字。
  • 要有全世界各國名字才酷,包括非洲土著和美洲原住民用的。

中文發音也很難聽的英文菜市仔名[編輯]

男生英文菜市仔名[編輯]

英文 中文發音
Albert 阿伯
Bill 鼻噁
David 大尾、茶米、大胃
George 叫雞、蟾蜍(台語)、阻住(粵語)
Jack 接客、賊客
Jeff 劫夫、姊夫
John 壯、醬、這樣
Johnny 醬泥
Justin 假死叮
Peter 屁特
Simon 塞門
Tom
Tony 捅你、偷你
Tommy 大米、通米
Flower 扶老二
Jay
Kenny K你
Denny 等你
Michael 賣摳
Jason 節省
Luke 鹵客
Ben 笨,Ben Chow = 賓周(粵語)
Dan
Paul
Vincent 瘟神(多)
Fuck 法克
Dick 迪克
Shit 雪特

女生英文菜市仔名[編輯]

英文 中文發音
Amy, Allie 愛你
Alice 愛你死
Angela 安抓啦
Betty 鼻涕
Connie 摳你
Carmen 卡(住)門
Charcy 掐死
Chelsea 笑死啊(台語)
Cora 摳啦
Daisy 壓死(台語)
Darcy 打死
Debbie 帶筆
Emily 愛摸你
Grace 貴死
Gina 擠哪
Helen 黑人、黑輪
Jane
Janny 撿你
Jessica 這是腳(台語)
Lena 喝哪(台語)
Nicole 你摳
Rose 肉絲
Selina 塞你娘
Sue
Tina 踢哪
Tracy 找死(台語)
Lucy 盧死
Stacy 屎帶稀
Tiffany 提糞泥
Penny
Mary 沒力
Monica 摸你屁股(台語)
Winnie 歪奶

英文發音練習[編輯]

英文 中文發音
What's your name? 花枝魷魚麵
My name is Tom. 買麵是燙的。
Hands, hands, two hands. I have two hands. 漢子,漢子,偷漢子。俺還來偷漢子。
sentimental 山東饅頭
dangerous 單腳拉屎
guess 該死
five 廢物
electronic 伊拉克戳你
digital 低級透了
sometimes 三太子
Come on! Let's go! 快馬!拉死狗!
yes! 噎死!
negative 捏個蒂 (?!)
Sunday 桑爹
Monday 悶爹
Tuesday 吐死爹
Wednesday 溫死爹
Thursday 索爾死爹
Friday 廢爹
Saturday 賽特爹
yesterday 噎死他爹
tomorrow 吐媽囉
Hitler 習特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