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基法規草案

出自偽基百科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注意!正經文!

Caution.gif本文不是惡搞、搞笑的條目,內容涉及偽基百科的政策,或者是重要的聲明,請以認真的態度對待。如有任何疑問,可至偽基社群求助。


法規進度
1. 草擬法案 → 2. 最後校對 → 3. 呈交草案 → 4. 公民投票 → 5. 法案生效
偽基遊戲圖 血量棒棒.gif
10%

法規修正案摘要:

  • 將目前實際上是管理員(主要是我本人)自由心證的部分寫入法規或規範化。
  • 灰色字眼是針對本法規修正案的補充,不是正式法規條文。
  • 橙色字眼是法規修訂案生效時立即進行的一次性動作,不屬於法規條文。
  • 參考了以前的一些法規修正案及另一名用戶未發佈的修正案草稿
  • 重組現有法規架構。
  • 重組所有投票區

一些有待釐清的問題:

用戶權限法案[編輯]

管理階層法案[編輯]

  • 在以下條文中,「管理員」、「操作員」、「系統員」各詞的意義相同。
  • 在以下條文中,「行政員」、「人事主管」、「事務員」各詞的意義相同。
  • (新增)任何時間均至少須有2名在任管理員和2名行政員。(至少維持門面上如此。)
  • (新增)任何時間均至少須有台籍和港籍管理員各一名。(至少維持門面上如此。)
  • (新增)當因有管理員辭任而與本法案有衝突時,應儘快徵選相關空缺。

管理階層選罷法案[編輯]

人事主管參選資格[編輯]
  • (新增)在緊急情況下,管理員可提名普通用戶參選行政員。(這是應對偽基沒人時的特殊情況。)

回退員法案[編輯]

回退員以往沒有與管理員分開處理,故本法案全部為新增條文。

  • 回退員權限包含在管理員權限之內,故現役管理員毋須再另外申請本權限。
  • 由於回退員權限包含在管理員權限之內,因此回退員沒有在任人數下限。
  • 當一個回退員成為管理員後,一般不會移除其回退員權限。
  • 所以當一名用戶先成為回退員之後,再成為管理員的話,這名用戶因為任何原因失去管理員權限時,回退員權限不會自動一併剝奪。不過用戶自行請辭時可以自行選擇是否保留回退員權限。
  • 若一名沒有單獨回退員權限的管理員自行請辭,行政員有義務確認用戶是否希望保留回退員的權限。
  • 由於管理員的權限裏內嵌了回退員的權限,所以一切對在任管理員提出的回退員罷免均為無效。(有需要可將用戶轉介至罷免管理員投票。)
  • 在本法案通過前透過私下聯繫行政員取得回退員權限的人,在本法案通過後可保留有關權限。視乎需要,現有回退員可能會按照過去重選特色內容的安排,立即重選所有回退員。

回退員參選資格[編輯]

  • 僅限公民參選。
  • 在期限之內,經過公民共識同意之後即可成為回退員。

選拔流程[編輯]

  1. 如果通過新增回退員,選拔時間為期一週
  2. 當時間結束後,依據共識是否成為回退員。
  3. 推薦某用戶選拔回退員的其他用戶可以取消推薦,惟他們的決定不能取消這用戶選拔回退員的資格。
  4. 在選拔時間內只有由選拔者親自在選罷法案頁面表示退出選拔,而且由其他管理員確認,方可自行提早取消選拔申請。
  5. 若在選拔時間內選拔者出現蓄意的惡意行為,而且管理階層達到共識,要對選拔者施行任何情況的封禁,管理階層有權立即剝奪他在現時選拔的資格。(註1)
  6. 若在(註1)的行為經証實非由本人做成,管理階層有權在剝奪資格後重新評估這用戶的帳號安全性,並在確保帳號安全後恢復他的參選資格和選拔討論。
  7. 若在(註1)的行為經管理階層達到共識,因為封禁理由不正當而解封,而且共識達成前已封禁,可以在解封同時恢復他的參選資格和選拔討論。

介面管理員法案[編輯]

介面管理員權限為2020年11月系統更新後才新增的權限,故本法案全部為新增條文。

  • 介面管理員權限將和管理員權限的選舉分開處理
  • 在本法案通過後,現役管理員即喪失介面管理員權限,事先協定保留權限者除外。
  • 在本法案通過前,現役管理員可以通過與行政員自行協定,以在本法案通過後保留其介面管理員權限。
  • 在本法案通過前透過私下聯繫行政員取得介面管理員權限的非現役管理員,在本法案通過後,將會按照過去重選特色內容的安排,立即舉行重選
  • 任何時間均至少須有2名在任介面管理員。(至少維持門面上如此。)
  • 當因有介面管理員辭任而與本法案有衝突時,應儘快徵選相關空缺。

介面管理員參選資格[編輯]

  • 僅限公民參選。
  • 在期限之內,經過公民共識同意之後即可成為介面管理員。
  • 對CSS和JavaScript有基本認識
  • 維基百科還要求介面管理員必須啟用2FA。雖然偽基百科的系統目前好像是支援2FA的,不過其他用戶難以核實該用戶是否真的有開,因此無法列為強制要求。
  • 我測試了一下,管理員其實是有方法可以檢查使用者有沒有2FA的,而且基本功能應該是沒有問題,不過這個功能是否穩定有點難說,所以這個規定目前會先放着。
  • 維基百科有介面管理員六個月內必須動用其權限的要求,不過偽基百科需要動用這種權限的機會似乎不高,所以這點還是算了……

何時才能選拔介面管理員[編輯]

  1. 公民可自薦或由另一公民推薦參選介面管理員,惟推薦人須先徵得被推薦人的同意方可提名。
  2. 收到提名後管理員會先召開是否需要增加介面管理員的討論方案,如經過公民共識認為需要增加介面管理員後,即受理選舉報名。反之,則取消受理報名。
  3. 管理階層亦可在沒有提名的情況下直接提出是否需要增加介面管理員投票的徵詢。
  4. 是否需要增加介面管理員詢的討論期限為一週,徵詢方式同樣採用共識決定。(對,我加速了……)

選拔流程[編輯]

  1. 如果通過新增介面管理員,選拔時間為期???。
  2. 當時間結束後,依據共識是否成為介面管理員。
  3. 推薦某用戶選拔介面管理員的其他用戶可以取消推薦,惟他們的決定不能取消這用戶選拔介面管理員的資格。
  4. 在選拔時間內只有由選拔者親自在選罷法案頁面表示退出選拔,而且由其他管理員確認,方可自行提早取消選拔申請。
  5. 若在選拔時間內選拔者出現蓄意的惡意行為,而且管理階層達到共識,要對選拔者施行任何情況的封禁,管理階層有權立即剝奪他在現時選拔的資格。(註1)
  6. 若在(註1)的行為經証實非由本人做成,管理階層有權在剝奪資格後重新評估這用戶的帳號安全性,並在確保帳號安全後恢復他的參選資格和選拔討論。
  7. 若在(註1)的行為經管理階層達到共識,因為封禁理由不正當而解封,而且共識達成前已封禁,可以在解封同時恢復他的參選資格和選拔討論。

監督員法案[編輯]

監督員權限為2020年11月系統更新後才新增的權限,故本法案全部為新增條文。

  • 在本法案通過前透過私下聯繫行政員取得監督員權限的人,在本法案通過後,將會按照過去重選特色內容的安排,立即重選所有監督員。
監督員參選資格[編輯]
  • 除在緊急情況外,只有現役管理員才能參選監督員。
  • 在緊急情況下,管理員可提名普通用戶參選行政員。(這是應對偽基沒人時的特殊情況。)

用戶查核法案[編輯]

機械人法案[編輯]

  • 機械人操作者必須開設獨立用戶以操作機器人。
  • 機械人操作者須到偽基百科:機器人申請機械人權限。
  • 申請機械人權限者,一般情況之下毋須進行社群投票就可以立即得到機械人權限,行政員一般不會阻撓。(偽基都沒人了,而且不是每個人都知道mediawiki bot是什麼。在偽基百科社群現況下,投票只會浪費時間。)

優質條目及圖片評選與撤消規範[編輯]

  • 偽基百科:投票表決區/特色條目投票:取消原有條文「一週最多只接受三個條目接受特色條目選拔,申請撤除特色條目的數量同樣也是三條為限。」事實上自2009年開始特色條目的評選已經非常疏落,根本達不到這個上限。
  • 優質條目及圖片評選與撤消規範原有條文:「每次只刊登三個特色條目」,但是實務上首頁一直有五篇特色條目。這個數字未來須重新討論。

用戶名法案[編輯]

  • 不能接受的用戶名稱
    • 引起混淆的用戶名(是說維基百科有一個叫mw:Extension:AntiSpoof的插件,可以自動阻擋引起混淆的新用戶名註冊)
    • 人身攻擊
  • 對於不能接受的用戶名的處理
    • 如該用戶有作出建設性編輯,管理員可向其發出警告,並要求其到偽基百科的偽基百科:申請更改用戶名申請更改用戶名。
      • 假如其不合作,管理員認為情況許可時可用「不能接受的用戶名」封禁。
        • 管理員封禁該帳號時,無理由加上禁止IP編輯和創建帳號的限制將會被視作濫權。
    • 如該用戶作出破壞,將立刻被封禁。
    • 若用戶名與當時的持續出沒的破壞者用戶名傾向相似而且管理員有理由判斷其為破壞者傀儡者,可以在毋須通知的情況下封禁。

簽名法案[編輯]

  • 簽名應至少包含用戶頁、用戶討論頁或用戶貢獻頁其中一個頁面的連結。(話說維基百科最近打算將這項規定直接寫入MediaWiki軟件當中,不過偽基的系統應該不會太快更新就是了。)
    • 簽名當中含有指向非本人之用戶、用戶討論頁或用戶貢獻,且經查證非該用戶之合法傀儡,作冒簽論。
    • 有種很複雜很神奇的語法可以使簽名在第一次保存的之後生成一種特殊語法,使它在第二次被保存的時候變成真正簽名,從而達到冒簽的目的,不過大部分偽基人的語法水平其實打根本去不到那個程度。
  • 系統對直接輸入在偏好設定的簽名有255個字符的限制,但是可以透過簽名語法引入一個範本來突破這個限制。
    • 但是偏好設定直接輸入範本會系統自動加上subst,也就是保存頁面時會展開模板,使得利用範本來縮短簽名的做法變得不容易實行。
    • 對於可能會妨礙編輯的過長簽名,管理員有權要求用戶改用範本式簽名或縮短簽名。
  • 管理員有權要求用戶更改會擾亂排版的簽名,如:
    • 出現導致強制換行的字符或語法;
    • 出現語法錯誤,例如未正確閉合的標籤;
    • 豎向渲染高度過大;(至於橫向渲染寬度,我目前傾向不管,但可以到時討論)
    • 其他可能會干擾到簽名以外地方的語法。(維基百科有一大堆例子,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 根據偽基百科的過往經驗,<math></math>在偽基百科目前屬於不穩定語法,不建議使用。
  • 簽名語法中不應含有分類。欲輸入指向分類的連結請在「分類」二字前加半形冒號。簽名模板中以<noinclude></noinclude>包裹的分類不在此限。
  • 簽名語法中不應含有作用於整個頁面的魔術字或CSS,如__NOTOC__{{DISPLAYTITLE:標題}}<css></css>{{#css}}等。
  • 待討論問題:是否允許用戶在簽名中嵌入圖片?
  • 待討論問題:是否允許用戶在簽名中加入未被替換引用的動態內容,如隨日期或時間而變化的內容,或者可以因某頁面編輯而發生改變的內容?
  • 處理問題簽名應優先考慮部份封禁而非一般封禁。

命名常規[編輯]

香港鐵路相關條目[編輯]

港鐵路線名及站名[編輯]

臺北捷運相關條目[編輯]

分類法案[編輯]